第(1/3)页 此时的朱元璋,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。 他是大明天子,手握至高皇权。 他可以礼贤下士,自己却不能得寸进尺,这叫做臣子的本分。 朱元璋听到后,微微点头。 他走到两人面前,一脸肃穆的说道,“今天,杨先生提到了统治权的变革。” 朱元璋说完,停顿了一下,低着头,像是在思考什么。 而听到后,刘伯温内心震惊,总算明白过来,刚才朱元璋发怒,是因为大家都没说到他心里去。 刘伯温此时也明白,朱元璋究竟想问自己什么了。 但是,他还是有些迟疑。 朱元璋抬起头,期待的看着刘伯温。 刘伯温立马说道,“微臣支持陛下的决定。” 朱元璋微微点头,“伯温,你是否能想出两全之计?” 刘伯温内心惊恐,幸好自己够谨慎,没说多。 朱元璋尽管问自己统治权的问题,但内心是不可能放弃皇权的。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不是要自己马上回答,于是说道,“陛下,此时我们还有时间可以思考,想来,是可以想出来的。” 他如同打太极一样的回答,并不是敷衍,只是,想给自己些缓冲时间。 朱元璋稍稍点头,“没错,幸好遇上杨先生,让我们还有时间矫枉过正。” “伯温,此事交给你,一定要兼顾宗室和社稷!” 刘伯温有些为难,这可是一个烫手山芋。 他觉得,这与行军打仗时,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相比,无论是难度还是危险程度,都明显高得多! 他思索一下后,严肃的请示道,“陛下,这二者,孰轻孰重?” 朱元璋负手踱步,艰难的说出两个字。 “社稷!” 刘伯温没想到,会听到这个结果,一脸震惊! 刘伯温沉吟一阵,才为难的答应朱元璋。 “陛下,微臣回去后,就去想一个两全其美之计。” “望陛下能给微臣些时间!” 朱元璋微微点头。 其实,刘伯温之所以觉得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,其实,并非是想计策很难,让他感到难的是,要如何把握好分寸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