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…… 朱元璋独坐殿内,思绪连篇,想到刚才朱标提出的计策,不由的摆了摆头。 他叹息一声道,“还是太嫩,别人不懂可以,但是,标儿身为未来的帝王,怎能有这样粗浅的见解?” 接着,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犀利,“他必须要明白杨先生的意思!” 想到这里,他便朝春和宫走去。 …… 春和宫中。 “看来又让父皇失望了!” 朱标此时坐在殿内,一脸沮丧的叹息道。 他回想起刚才朱元璋训斥自己的画面,内心有些隐隐作痛。 他知道朱元璋对自己的期望,也明白自己身负的责任。 只是,自己常常跟朱元璋的意见相左,心情不免有些抑郁…… 他低头沉思,“我该如何调整思路呢?” 就在他这样想着时,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。 朱标抬头一看,立马起身惊呼道,“爹?” “您此时怎么来儿子寝宫?” 朱标有些惊讶,毕竟自己刚从奉天殿出来。 他心中猜想,难道父皇,是专门来责备自己的吗? 于是,朱标跪在地上,说道,“都是儿子无能!” “我知道,爹对儿子怀有殷切期望,训斥儿子,也是恨铁不成钢。” “儿子有愧爹的悉心教导,您的心意都被儿子糟蹋了。” 朱元璋欣慰的叹息一声,缓缓坐下,然后,又对朱标抬手示意,让他起来。 因为朱标的仁善,总能在手足犯错时,规劝自己,因此,也缓和了他与皇子们之间的矛盾。 因此,对于他提出的计策,其实朱元璋并不气恼。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,朱标身为大明未来的帝王,既然都听到杨云提出的思路,却因顾忌,心慈手软,而另想他法。 朱标在国事上缺乏魄力,令朱元璋感到气愤! 但是,听到朱标的一番反省言论,他又有些不忍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