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资料大全·三国骑兵的行头和马的种类(续)-《回到三国当黄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主要武器是12英尺的长枪(kontos),有一个剑似的长刃和粗大的枪尖,次要武器包括长剑、战斧、钉头锤和匕首。长枪的用法是举过肩向下刺,或双手握持,象使用刺刀一样。

    上图是两个前1世纪的帕提亚铁甲。1号戴着青铜头盔,护面锁甲垂在两边,躯干、腿部是青铜鳞甲,臂甲是环状片甲,长剑垂直地挂在腰带下。2号穿的全部是铁甲,胸甲外穿着厚外套。两匹马都有三件套(躯干、头、颈)的马甲,1号马是上漆的皮革,2号马是铁甲。眼部有半球型的青铜护眼罩。

    弓骑

    弓骑与铁甲相比,更加符合帕提亚人的游牧传统,由小贵族和他们的家臣构成,草原上的游牧民也大量加入帕提亚军队。骑射手穿着西徐亚式的皮衣或毡衣,宽松的裤子背面缝上带状的外裤以免被马磨坏裤子。公元1世纪以前,帕提亚弓骑都戴着西徐亚式的帽子,在这之后则更多的只是系一根发带。弓袋和箭囊挂在腰带上,放在左右的都有。

    轻弓骑可以有多种攻击方式:左手持弓和备用箭支,弓弦上放好一支箭,攻击信号发出后,马匹先是走、慢跑最后疾驰,进入射程后放箭,距敌军四五十米处向右转,沿着敌军战线飞驰同时射箭。另一种更好的战术是在敌前急停调头,从马尾方向发箭,这种战术被成为“帕提亚射击术”。如果能包围敌军,射手们就可以绕着圈慢慢瞄准了射,就像卡莱战役中的情况。

    射手的武器是一把杀伤力强大的反曲复合弓,由角、木材和动物的肌腱制成。木质核心作为框架,牛角薄片置于木架内,肌腱干燥后用胶水浸透,粘在弓臂侧,弓臂两端加上牛角。箭长约30英寸,弓袋和箭囊一体,这是西徐亚箭手的通用设计,到了帕提亚后期和萨珊波斯时代,分离的弓袋和箭囊开始应用。大约在200BC,出现了套在拇指上的扳指,质地各异。系在腰带上的斧头、短剑和匕首是箭手的第二武器。

    帕提亚军中还有背着鼓的驴或骆驼,没有发现帕提亚人有使用战象的记录。军旗的尺寸样式多种多样,最常见的是龙旗(见上图)(不知道这个龙是不是从汉朝传过去的),青铜龙头,丝制的龙身。据信龙旗还起风向标的作用,这对弓箭手是很有用的信息。其它的旗帜还有马、神、日月星等等

    铠甲与兵器

    铠甲,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;高级一点是鱼鳞铠,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,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,因为铁黑色,所以又叫“玄甲”

    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。还记得丞相破魏?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,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说甲就不能不说盾,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,盾小橹大,都是一东西,一般是木制,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。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

    太重。小盾也有,叫啥“钩镶”之类的,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,能锁拿敌人兵器,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。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。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。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