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猪儿-《火头将军》
第(1/3)页
头。
陈文周又给他打气地说道:“王爷,这世上的人多半是势利之辈,有几个忠臣义士?形势对哪边有利,这些人就会趋向于哪边!他们对郑王是这样,对您未尝就不是这样,咱们就拿唐狗来说吧,主上还没有起兵的时候,哪个大臣武将不是叫着要效忠皇帝,可自从咱们大燕国的军队横扫河北以后,许多唐狗的大臣,不照样是望风而降!所以始终是形势比人强,人们为了利益和自己的身家xìng命,是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的。”
安庆绪点头说道:“先生分析的有道理。咱们接下来的事情,光靠严庄恐怕不行,这个人城府太深,不到最后关头,咱们不能把全部的赌注都托付在他身上。”
陈文周笑着拱手说道:“王爷明鉴,我刚才说了,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势利之辈,他们都会根据形势的好坏,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动向,严庄不外如此。”
安庆绪皱眉说道:“可严庄是咱们的生力军,咱们怕是寸步难行。”
“王爷放心,严庄已经被咱们逼到了绝路上,现如今主上对他已经有所芥蒂,而郑王那边也对他深恶痛绝,他如果不倾尽全力帮助咱们的话,只怕下场不会太好,”陈文周说道。
安庆绪闻言,才放心地点了点头。
范阳城皇宫。
“严爱卿,你来啦,起来说话吧!”
御书房里,神色憔悴的安禄山对跪着的严庄说道。
“谢陛下,”严庄谢恩起身。
“找朕有什么事情吗?”
严庄面色凝重的说道:“陛下,微臣听手下人的禀报,据说最近范阳附近的卫戍部队频繁调动,大有向范阳靠拢的趋势!”
安禄山闻言,眉头一抬,“有这种事?”
严庄赶紧拱手说道:“微臣不敢欺瞒陛下,微臣以为,卫戍部队应当驻守在本地的屯所才对,不应该擅自调离,此乃古之大忌,尤其是京城附近的卫戍部队,更应当如此。”
安禄山沉默片刻,“朕似乎记得京城附近的卫戍部队,是由贾循负责的,对吗?”
严庄点头说道:“陛下明察秋毫。”
“哼,”安禄山哼了一声,“这个贾循怎么如此不知轻重进退?”
严庄面色有些深沉,一副yù言又止的样子。
安禄山看了他一眼,问道:“有什么话直说便是,何必吞吞吐吐?哪像我千牛卫大将军的样子?”
严庄拱手说道:“微臣斗胆一问,陛下是否打算召大将军回范阳?”
安禄山点了点头:“确有此事。怎么我看你神色不对,你认为有什么不妥吗?”
严庄却没有答话。
安禄山长叹了一声,“朕近来感到身体十分不适,恐怕是早年征战的时候,留下的隐疾!”
顿了一下,安禄山的脸色似乎有些黯然,“储君是国家的希望,早日立储,也能够安定大燕国的民心,昭示我大燕国国运绵长,所以朕决定,最近将立储一事确定下来!史思明是我多年的同乡,也是好友,对于他朕是信得过的,所以我才打算找他回来,共商大事。”
------------
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猪儿
严庄拱手笑道:“陛下说的极是,储君乃国家的希望,尽早立储是有好处的,而大将军跟随陛下多年,是陛下最得力的干将,如果大将军回来,那自然是极好的,只是,”
“只是什么?”安禄山略微有些不耐烦的问道。
严庄皱眉说道:“自古以来,便是武将不将兵入朝,大将军忠心耿耿,无可厚非,只是怕
------------
第一百九十四章 斩草除根
这时陈文周突然问道:“听侍郎大人方才所说,这个李猪儿是一直照顾主上起居的人?”
严庄看了陈文周一眼,心里似乎有所明悟,问道:“李猪儿是内常侍,负责照顾主上的起居多年,是主上最贴身的太监。不知道陈老弟问这个是什么意思?”
陈文周看了看严庄和安庆绪:“小人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,我听说主上最近病情加重,既然这李猪儿是主上最贴身的人,想来主上对他,应该不会有什么防备吧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