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6章 抱负-《领导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市长,不瞒您说,我们市纪委目前仅有五十牟在编的干部,办案的精力十分有限啊”,邱步云顺着王学平的话意往上爬,试探着想给市纪委增加更多的编制和经费。

    “呵呵,老邱啊,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一位的啊有句老话叫什么来着,充分发挥创新能力,没有条件创造各件也要干出成绩来嘛”王学平见邱步云还有点不太明白他的意思,就笑这解释说,“咱们换位思考一下,目前的条件之下,县纪委有可能监督同级党委么”,“不可能,绝不可能,谁敢监督,谁就必定要下台。”,邱步云重重地摇了摇头,长长地一叹。

    “嗯,咱们仁江市管辖了多少个县市区”,王学平笑着提点邱步云。

    “咱们仁江市下管2市2区8县,哦,我明白您的意思了”,邱步云豁然开朗,领悟了王学平这么暗示的目的,他乐滋滋地说,“12个正县级所属的纪委部门,还有市直各个机关的纪检组,纪检室,一直是聋子的耳朵,成了摆设而已如果,按照您的意思,能够把这股子力量全都整合了起来,我们纪委的力量也就强大得多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一直酝酿着,把各个地方纪委部门的人财物的权力,全都收到市纪委的年上来。只不过,老邱,我也有很大的难处啊”王学平有意没把话完全说白。

    邱步云也是老官场了,他自然听得懂王学平指的是什么,神情不由一黯。

    在邱步云看来,上收各个县市纪委的管辖权,一是人员和办案经费开支巨大,很可能给摇摇欲坠的市级财政增加很大的负担,二是人事编制问题在短时间内,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,名不正则言不顺啊。

    当然了,上述的这些问题还在其次,改变纪委管辖体制的最大障碍,却是党章里明文规定了,同级纪委必须在同级党委的下,开展干部监督工作。

    如果,王学半在仁江大张旗鼓地搞纪检体制改革,肯定会落到得了民心,却很可能给政敌留下话柄的境地,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“老邱啊,在天朝搞改革,除了成祖爷之外,历史上,谁都无法获得善终啊”王学平吸了。烟,凝神望着邱乒云,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,固然是勇气可嘉,可是,蛮干只会毙敌一千,自损八百,得不偿失啊”,见邱步云有些苦闷的挠着脑袋,王学平微微一笑,说:“老邱啊,世上本无路,都是前人踩出来的。咱们不妨继续换位思考一下,曲线其实也是可以救国的嘛。”

    “你有了好办法”,邱步云眼前一亮,死死地盯着王学平那张略显青涩的清秀脸庞,眼里满是期待。

    “呵呵,我这个市长,同时也是市编制委员会的主任嘛,给你们市纪委多增加几个纪检监察室的编制,应该办得到吧”王学平有些意味深长地瞥了眼邱步云。
    第(2/3)页